蒋氏蹑手蹑脚的从门边走,被周记的老板娘抓了个正着。
“你死哪去?”
蒋氏看杨氏飞着三白眼,一脸晦气,就知道糟糕,“糕,糕已经蒸好了。”
杨氏嗤笑一声,道:“我竟不知自己是请你来做祖宗的!眼里没活的东西!做两块破糕,拍拍屁股就要走?”
蒋氏比杨氏年纪还大一点,她也是逆来顺受惯了,听了蒋氏这样骂,就要回周记后头去。
杨氏为了把蒋氏从三闲食挖过来,提前付了她三个月的银钱。
杨氏本来还觉得不贵,没想到蒋氏报的只是她做老米糕的工钱,她是每日过来做了糕就走的,粉料还都得周记出。
正好伙计端着老米糕来,杨氏吃了一块,满嘴是渣,就往地上‘呸’了一口,往蒋氏脸上砸去。
“你那破糕是什么味道!我吃着比三闲食的差多了。你是不是三闲食派来捣乱的?!”
周记里没半个人,杨氏大吵大嚷的,就引来了几个路人驻足。
蒋氏苦着张脸,道:“掌柜娘子,我同你讲了,我在三闲食里用的不是这个米,你买的这个是陈米,味道不好。你又说放的芝麻核桃太多,我……
蒋氏还没说完,又被杨氏甩了一个巴掌。
“你满嘴放屁的骗谁呢?!”杨氏有点恼羞成怒,“按着你的用量,就卖那个价钱,我赚什么!?三闲食那丫头一脸精明,她能吃你这个亏?就没这样做生意的,忙死忙活就够给你发点工钱的!”
蒋氏也不知是不是被杨氏打懵了,还是被她后头的那番话说傻了,捂着脸呆呆的缩在角落里不说话。
周记这一场闹很快被王婶子传到了淮月耳朵里,王婶子是个热心肠的,也没什么别的毛病,就是多事又多嘴些。
“为什么周记的那样说啊。按着你店里的做法,难道真没得赚吗?”
淮月无奈地看着王婶子,她倒是也无意踩着周记给自己做脸,只是人家都问到她眼跟前了,她只好道:
“也就是少赚一些,还是有的。我乡下有庄子,米是不必去外头买的,这里也省下不少。”
初娘想到什么,等王婶子心满意足的离去后,她好奇的问:“阿姐,那原先庄子还没收回来的时候,你有的赚吗?”
淮月心里记得清楚,道:“一个月也就富余个半吊钱吧。”
莫三娘惊讶的说:“这不就是给替蒋氏做的买卖嘛!”
初娘百感交集的叹了口气,道:“阿姐到底心软。”
“眼下说这个还有什么趣,江家玉心术不正,可毕竟是蒋氏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,这些是掰扯不清的。”
淮月摇摇头,在纸上落下一个红印,圆墩墩的‘花好月圆’四个字落在纸上。
“这个有趣,倒比店里原先那几套模子更活泼些。”
莫三娘素来果断,这次却犹犹豫豫的,摇摆不定的,直到见到这一模子,她才肯定了些。
“那就这个吧!”莫三娘道。
“好。”淮月把印模交给初娘,让她交给后厨。
忙过莫三娘和秦家的两桩喜事后,张茹也羞答答的来了。
“反正是入赘,也就简便些,打算开春后家里人一起吃个饭,给街坊邻里发几个喜饼就是了。”
淮月松了口气,道:“还以为你年前就成亲的,我还想着怎么能给你挤出空档来。”
她把手里的大册子飞快的翻了一遍,张茹看了一眼,就见上头几乎是密密麻麻的,毫无空隙。
“冬节里喜事还要多呢。”淮月把大件喜饼都挪到了后门上货,不然散进门都要没处下脚了。
“您要这样急,我这真是接不了了。”初娘为难的托着一位娘子的手,道,“要不,您上别家问问?”
“不成,不成。家里人都吃惯你家的了。”人坚持不肯,非要初娘给她排上。
两人僵持不下,最后初娘道:“那这样,您分给亲友的一百个喜饼,我给您赶出来,散分的那些,您上别家定,这样好吗?”
这才商议定了,初娘松了口气,一气喝了半壶茶。
除了卖的,淮月自家还要好些糕饼来走礼。
她拟了一个礼盒,糯团六枚,白玉软酪卷一份,兰生九瓣,栗子两色糕。
兰生九瓣是用百合裹了莲子、莲蓉做花蕊,色味双全,就是用料昂贵,一般人家轻易吃不起。
栗子双色糕也是三闲食这一季卖的最好的新品,栗子用糖水煮软捣成泥,南瓜蒸软加牛乳小火炒干,倒在模子里扣出一块金褐双色糕点,还要入烤炉,烤过一阵后更香。
因为淮月用料挑剔,而且做起来也不方便,每日只做两炉,不到一百个,常常是上午就卖空了的。
“这个,你送给柳先生。”淮月特把细张唤到三闲食来,为得就是这事。
前几日听阿葡说,荆方悄悄的来了几回,回回都没买到栗子双色糕。
他又没声张,初娘只以为他是个普通的人
第一百三十二章 栗子双色糕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